×

正在处理。。。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心理 暗示治疗学:催眠术的实质及其应用

作者:希波莱特· 伯恩海姆、朴秋虹 字数:28.6万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价格:500阅饼

免费试读 购买
扫一扫 扫一扫

本书作者伯恩海姆为十九世纪著名心理学家,主要研究癔症、催眠和心理治疗。他认为催眠是睡眠的特殊形式,并确信催眠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同样适用于不患癔病的人。当一个人处于催眠状态时,一旦受到暗示,新的态度和信念就会被患者不同选择地接受并付诸行动。在催眠过程中,对象的注意力集中在催眠者的建议上,从而强化了催眠过程的心理天性,证明了催眠现象的发生与暗示有关,因此无论精神病患者或正常人都可进入催眠状态。他最早提出“对癔症的治疗不是暗示,而是消除暗示”,力斥“滋力影响”等学说,认为正常人只要接受暗示就能被催眠。沙尔帕特里学派则坚持认为催眠是病理现象,正常人不可能被催眠。双方就此激烈论战,后来事实证明伯恩海姆的观点是正确的。本书对催眠这种现象进行了更加全面的研究,比如催眠暗示中的回溯性幻觉现象,该现象由本书作者首次提及。书中还包含了在暗示治疗领域观察到的大量新的现象。南锡学院重视催眠术的研究,并积极运用于临床治疗中。他们创造了十分有效且成效显著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正是写作本书的意义所在。李波特首次使用暗示治疗法,伯恩海姆等成为其追随者,他们不断研究催眠术并应用于临床心理治疗。本书下篇还收录了105种治疗案例,对专业读者具有极大参考价值。

书圈 | 共1135人,52条

我来说两句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