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因素与人类健康观念探索

倡导文明文明发展发展文明

祝晓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表明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十八大的一个突出亮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说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也为我们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也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生态产品”的概念首次亮相,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渴望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迫切需求的积极回应,同时也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基本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将生态环境质量纳入基本公共产品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生态环境的显性价值,同时,提供生态产品应该是政府的职责,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补助的考量因素;也要求我们从实践上按照统筹城乡、梯度推进的原则解决农村、农民的环境问题,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解决农村、农业领域小而分散的污染问题。对地方政府而言,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底线,作为衡量又好又快的“好”字的最基本要求。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时,“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仍然位列其中。这足以表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党的重点关切对象。要真正实现“三大发展”,建设好“美丽中国”,任务仍然艰巨,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一步一步攻坚克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改造自然、战胜自然曾经是家喻户晓的口号,然而发展中日益显现的问题使我们明白了,人定胜天只是一句豪迈口号,要生存,必须保护自然。我们强调,不仅要保护自然,还要尊重自然,我们更急切地希望修复遭到破坏的自然。过去,我们对自然占用太多,破坏得太重,而现在,我们需要给自然以修复、疗伤的机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且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怎样才算是以自然恢复为主?首先就是要尊重自然界的各种规律。过去一说生态修复,总有人强调建设。其实,修复也必须顺其自然,尽可能恢复原有生态面貌和功能。修复成功与否,取决于是不是真正停止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干扰,而不是搞了多少所谓的建设。“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就是我们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

应该看到,近些年来,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的环保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环保的公众参与程度也迅速提高。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环境污染迅猛发展的势头有所遏制。但是,环境形势的严峻状况仍然没有改变。我们不知不觉地已经进入到了环境污染事件的高发期和危险期。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三十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正在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影响着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环境保护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此,我们必须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是关爱生命。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本来就是改善人民生活,但是,如果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经济建设的成果就会大打折扣,这其实就是一种迟来的灾难!

环境、资源本来就是属于公众的,然而少数人为了一己私利,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赚取了财富,而后自己远走高飞,在异国他乡的“世外桃源”中尽情享受,却把龌龊的空气、有毒的污水、危险的废物乃至污染的农田、退化的草原、沙化的土地留给当地百姓及其子孙后代。这是一种剥夺他人环境权、健康权甚至生命权的恶劣行径!这是对他人、公众和社会利益的极大损害!这将会带来更大的社会不公!这是我们决不能容忍的!实际上,此类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改善和解决,势必会影响我省乃至全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因此,环境保护需要公众参与,人民的环境权益应该得到坚决的捍卫!

值得注意的是:时至今日,环境容量已经成为区域布局的重要依据;环境标准已经成为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环境成本已经成为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因素;环境管理已经成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环境安全已经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已经成为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环境外交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重大战略任务。这说明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并将继续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

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牢固树立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深刻理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实践证明,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经济发展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决定人们的生存条件。要坚持保护优先方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利用好改善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的倒逼机制,实行从严从紧的环境政策,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传导到经济转型升级上来。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今时代,历史的传承、国际的责任、国人的重托,决定了我们发展的目的和途径不是也不应该是别的,而只能是文明。这种文明,既包括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当然也应该包括生态文明。生态文明需要大力倡导!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面对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面对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新趋向,面对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期待和诉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战略任务,持之以恒加以推进,不断抓出成效。

我们应坚持在我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好中求快、快中见好。力争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上有新进展,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上有新提高,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上有新业绩,在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上有新成效。努力保持全省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这其实就是强调要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向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代价;就是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提高资源的循环使用效率,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正像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那样,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看环境问题,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要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

当前,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我们已经没有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资本和条件,而解决环境问题正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切入点,体现的正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可以有效地发挥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让人民群众看到政府的决心,看到环境问题解决的希望。环境改善的程度,也体现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我们要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这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又是密切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执政能力的得力抓手,对于构建和谐河北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个执政党党员干部的责任都非常重大,任务也极为艰巨。我们要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着眼新背景,把握新机遇,树立新观念,谋求新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我们将按照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面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总方向、总要求、总措施。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总方向努力,全面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道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才是真理。我们有执政党的正确领导,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有科学发展的真理在手,面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我们应该勇敢地“亮剑”,大胆地说“不”!我们决不做对不起大自然的事,决不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乃至“更好更快”,真正走上文明发展、发展文明的坦途。

作者简介

姓名:祝晓光

单位: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环境保护与公众健康 - 环保因素与人类健康观念探索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