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文学类别圈
成员 29w+ 帖子 26450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i10****0470

i10****0470

LV1 2016-11-23

【木棉花】

作者:i10****0470

作品简介:木棉装饰了你的衣装
你装饰着别人的梦

木棉花还在开着——

1 票
  • i10****0470

    i10****0470

    楼主 LV1 2016-11-23
    杨武恩在三江中学教语文。 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坐北朝南,枕山襟水,环境相当幽美。但是学生很少——近几年来,镇子里的大部分学生都到县里上学去了。 学校进门右手边上,有一排矮平房,灰瓦白壁,原是学校最早的校舍,如今已经破烂不堪,还似乎特别潮湿,杨武恩每次路过的时候,都能闻到一股湿布的味道。学校几次想翻修,向县里申报资金。县里的教育局考察说这是文物,不可以擅自动工,要组织会议讨论通过才行。申报了几次,会议也没有讨论出来结果,学校便把老校舍作了扫帚间。 西边,一直往内头延伸的,都是学校的新行政楼,筹镇里的钱建的。 校门往里是一个宽阔的广场,中间是座发黄的牌坊。原来的字在文革时候被铲去,并用水泥糊上,刻上了朱砂红的“天天向上”。 靠北的绿地就是操场。操场四周都是绿荫的树木。镇里对上元、中元等节日特别重视,而镇里头最大的空地就是操场。每到过节时候,校园就会开放,附近的人们就到里头去,嗅嗅还在开着的桂花,摆好几张矮脚方桌,放几盆瓜子、毛豆、酥饼,热热闹闹聚汇一起。 在操场和牌坊之间,是教学楼。 教学楼是以前的行政楼改建的。进门有一个狭长的过道,墙壁上挂着蒙尘的荣誉。进去是一个长方的天井,修得恰到好处,使得一年四季都能照进太阳。天气稍坏的时候,唯独这里头冷暖怡人。 天井正中间种着一树木棉,每到三四月份,木棉树就会使劲往外开,发疯似的把自己开在春天里。没有浓绿的叶子,只有干枯得不得了,发了黑的枝干。胭脂般的红花开得十分热闹。有人传说,木棉开得越盛,今年升学率就越高。 热闹之下,又是冷清。本就少人的学校,放学后没有一点声音。在乌黑乌黑的枝干和嫣红的花儿下边,坐着柳蕙。 柳蕙是杨武恩为数不多的几个学生之一,平常文静得很,长得也很漂亮,没有浓妆艳抹,气质自成,落落大方,时而拨弄头发绾在耳朵后边。她并不刻意去打扮,倒是平常无奇的衣服被她穿着好看了。邻里的女孩学着裁了一模一样款识的,反倒被人讥笑是东施效颦。 杨武恩每天下班,都要特意经操场过教学楼,看看操场边上的低矮的桂花,又看看了“天天向上”,还会看看开得正盛的木棉花。但每次他只记得,在乌黑乌黑的枝干和嫣红的花儿下边,坐着的柳蕙。 这是杨武恩的黄昏,若是少了柳蕙,黄昏便不成黄昏了。 最触动杨武恩心的,是柳蕙那一段不幸的身世。她在初三的时候被父亲许给了邻村的王老七。王老七当然也是有名字的。王老七只是杨武恩叫的,他也没有见过王老七,这样叫是为了轻视。王老七几乎和柳蕙父亲一个年纪,原是镇里工宣队队长,牌坊就是他亲手糊上的。因为柳蕙母亲早故,王老七拿着钱供了她上了学,还担负着柳家小辈的生活费用。杨武恩相信柳蕙是不愿意的,也难怪她总是蹙着眉头。 这都是学校另一位语文老师告诉杨武恩的。这位老师在大学里研究方向是小说。 杨武恩很不舒服了,他要努力赚一笔钱,把这个心爱的女学生从牢笼里营救出来。他开始写稿给比较大的报刊,一笔一笔稿费都整整齐齐地收在枕头边的铁盒子里。杨武恩还写了一册给柳蕙的诗文,想象着柳蕙感动了,羞涩地卧在他的怀里。 从那以后,杨武恩在听到“杨柳依依”一类词的时候,心里总会一紧,联想翩翩。 一次,杨武恩到县里去参加会议,回来的时候坐的是县里的奥迪轿车。看着时间尚早,他让送他的司机绕道停在柳蕙巷口,他想用小轿车接柳蕙上学。 柳蕙家在巷子的最尾,斜对着道,杨武恩听到学生私底下揶揄说是“歪门斜道”,还怒斥过他们。不过杨武恩也庆幸这是斜着的,这样便不会直面着。 杨武恩越近柳蕙家,心里越是澎湃,他打算好了,等柳蕙出来,就要学着平淡的样子,说一声,“我来接你了”。院门开着,杨武恩竟然看到两个人在里头搂吻缠绵。 是柳蕙和他的男人!他的男人并不是王老七,也不是和他父亲一样的老人,而是一个英挺的小伙子。两人缠绵又呢喃着。不一会儿,整个巷子里都是柳蕙的嬉笑声。杨武恩当然也听到了,他立马转过身,飞也似的逃了。 杨武恩如遭雷击,心里很不是滋味。在车上,他渐渐觉得柳蕙那不幸的命运、未婚夫王老七还有贫困的家庭,都是他那研究小说的同事编出来的。研究小说的话怎么能信呢? 他又怎么待得住在这个学校里?他回到学校,翻出压在桌子下的调任通知,给校长打了个招呼就又到县城去了。 临走前,他拿出了那本诗文册子,经过小河的时候把它扔了下去。 从此,在乌黑乌黑的枝干和嫣红的花儿下边,也没有坐着柳蕙了。 木棉花还在开着。 有一次,调研员杨武恩到三江中学调查,看见柳蕙在操场边休息。隔得远了,只看到了背影,掇弄着地上的红花。 一朵木棉花。
    回复

热门参赛作品

  • 1
    太多太少

    舒璃莫言丶珊

    我们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我们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我们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奢望的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但作者还是要更新哟!!^o^

  • 2
    净土

    第陆天

    短篇小说,乡土气息,感谢各位的支持!

  • 3
    盖茨比与黛西

    常态

    用了三个晚上读了这本书。也许只有在夜深才有心无杂念的时候,才能舍弃那些让时间美妙流去而后慨叹良久的娱乐,而后禁得住思想的拷问。 小说其反映社会为根本是我一直都无法反驳的言论,就想是现实中的道理让你憋在心里,说出来多此一举。然而我们始终在剖彻社会,却忘了人性左右着社会,而社会创造且发展着人性。说这句话并不是为了兜圈子,而是让我们明白人性的重要。我们看书是是让我们暂且隔离此刻的社会,在以往的被岁月尘封的社会中寻找或迷失或消却的东西,在书中那一个个鲜明各异的人物中以旁观者的清醒审视那些已忘乎自己的丑态,进行不屑的嗤鼻的批判,而后与自己对话,仿佛在警告自己千万不要如此糊涂。如此,我们寻到了那或迷失或消却的东西。 一个故事的精彩不是那绚丽的文字,而是不参杂任何一点虚幻的东西硬塞到里面,显示出它的尴尬。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无奈与愤怒,真实人性是发展的。 黛西是书中最聪明的人也是最悲哀的人。她的聪明在于她始终看得清自己的利益,永远向着自己有利的一方前行。让我们从头说起,盖茨比早期与她确实是相爱的,然而这中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她认为盖茨比是个富豪的认识上;认识了汤姆,两人都不幸福,这一部分情节很有趣,他们尽力摆出一副仿佛让人看出他们很辛福的样子,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即使在她知道汤姆另有女人之后,她都不想让这种平衡打破,以维护她最大的利益;与盖茨比再次相遇,了解到盖茨比是个极度富裕的人 表现出很大欢喜,于是下了决心翻脸,但是后来汤姆讲到盖茨比不过是个走私贩酒贩子,心有动摇,途中遇险,与汤姆合好;盖茨比死后,再无去信。她是聪明的,然而她的聪明造就她的悲哀,她失去了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与坚持,于是她失去了快乐。 她总是想要得到圆满,得到利益最大化,殊不知,有时失去是为了更长远的获得,是为了保存一个人身上本该体现的完整。有些东西不能失去,有些东西是为了让不能失去的而失去别的,这是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在黛西身上没有失去了价值,而那失去的是人性。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